7月8日,受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委托,由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东大学)承办的“民族地区和农村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班(西藏江孜县)”线上开班仪式顺利举行。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黄伯世、江孜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巴平,全体教学团队成员和50名参训教师参加了开班仪式,仪式由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矫雅楠主持。
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黄伯世在开幕致辞中指出,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东大学迅速组建专业团队,构建起“大班授课夯基础、小班实训破难点、打卡自练固成果”的“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为江孜县教师定制科学化培训方案,助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社会服务效能。

江孜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巴平指出,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对深化民族团结、推动教育公平具有战略意义。同时,他对参训教师提出四点要求:一是严守纪律,珍惜机遇,提升教学能力;二是潜心研学,务求实效,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三是统筹协调、双向推进,确保教育教学与培训任务双完成;四是规范反馈,维护秩序,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师张萌萌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介绍了教学团队积极对接培训需求,创新构建“科技+文化”双驱动模式的具体做法:引入语音画像技术精准纠音,开设诗词课程浸润文化,依托云端打造全时学习空间。辅导教师代表、山东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23级本科生王宇鹏分享了去年面向聂拉木县教师的培训经历,表示团队将努力打磨每一个教学环节,与江孜县教师共研共学,共同成长。

学员教师代表、江孜县江热乡小学教师达扎首先向提供培训机会的各级教育部门和山东大学致以诚挚感谢,并代表全体学员郑重承诺:珍惜机会、互帮互助、知行合一,并在结业后建立长效沟通机制,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高原校园扎根。

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山东大学)的支持指导下,国际教育学院连续四年组建优质教学团队,承担面向农村地区和民族地区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在线示范培训。此次培训正值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是学院立足国家需要,服务社会发展的又一次具体实践,培训团队将以满腔热忱和专业精神,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宋启睿 叶沁心 图:张维昊 彭荣熠 审核:矫雅楠